时代总是在交替中前进,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宿命,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就如同威廉二世在1918年11月28日完成了自己的宿命,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来到荷兰投奔威廉明娜,而这一事件也将德国带入了魏玛共和国时代。
但是,威廉二世对于自己的失败有着诸多不甘,总想着能重新执掌政权,重新登上帝位,但是他的复辟之路自怎么可能实现?如果不是她的表妹威廉明娜强势,估计他连一个安稳的生活都不可能有,极有可能会被引渡到法国。即便如此,历史还是让他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希特勒。
那还是在一战,希特勒是他的部下,也确实有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也正因为如此,得到了一枚铁十字勋章,而希特勒也因为这枚勋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威廉二世看到其总是佩戴这枚勋章的时候,认为其是一个对德国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于是对其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而其也是凭借威廉二世的资助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在1933年当上了国家元首。
只不过希特勒并不是为他人作嫁衣的人,当其上位以后,并没有想着迎回自己的老领导,而是想着再从经济上予以回报。只不过他对犹太人的政策让威廉二世反感,没有接受他的资助。时间进入到了1940年,希特勒发动了侵略荷兰的战争,丘吉尔有着自己的目的,邀请威廉二世去英国,只不过威廉二世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还是有自己的原则的,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帮助。
接下来德军取得的一系列的胜利,让威廉二世也得到了极大的安慰,特别是法国的失利,更是让其欣喜若狂,似乎曾经受到的羞辱已经不复存在了,有生之年终于可以放下《凡尔赛条约》的心结,带着欣慰其病逝在了荷兰。而希特勒为了表达对这位老领导的尊敬,为其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葬礼,参加的人并不多,只是亲属以及一些联系比较紧密的部下。
只不过人走茶凉所说的话也没有太大的份量了,虽说威廉二世留有遗言,但是希特勒却并没有百分百的执行。在其葬礼上,希特勒将纳粹的标志挂上,这可是老皇帝不愿意看到的,而另一个就是希特勒将其遗体永远的留在了荷兰,并没有想着带回德国。其实威廉二世还是想着回归祖国的,只不过他想复辟成功之后回归,而希特勒没有满足他的这个遗愿。
特别是威廉二世墓碑上的一段话发人深省,特别是最后一句,“不要制裁我,因为我即将受难”,似乎冥冥之中已经知道希特勒不可能带领德国一直这样辉煌下去,失败似乎是一种必然。但是,不论怎么说,希特勒对待自己这位曾经的领导,还算是比较仁慈的,只不过没有给予其想要的政治地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皇威廉二世拙劣的外交政策,一步步将德意志帝国拖入到一场世界大战,而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成为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需要破解的最大难题。单就战术角度讲,“施里芬计划”有许多高明之处。
首先,要快。在与英国长达十余年的军备竞赛中,双方可谓是耗尽了财力,而德国更显劣势,因为英国有富庶的海外殖民地——印度可以榨取,德国却没有。一旦形成消耗战、持久战,德国战败是迟早的事情。为此,对法、俄两国的战争更要快。
英国虽然海军强大,但其陆军实力并不强,他们向来都是依靠其他国家的陆军在欧洲征战,只有迅速解决法、俄两国,才能迫使英国失去欧洲“依靠”,转而与德国讲和,继而取得完胜。施里芬只给3个月时间,这是德国承受的最佳时间。
其次,攻其不备。与法国宣战,法军势必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因为那是普法战争后,割让给德国的土地。而德军8个师凭险据守,坚持6-8星期,右翼的德军迂回到法军基本不设防法比边境,出其不意地猛攻法国。
更绝的是,施里芬算准了俄国因制度腐朽,效率低下,俄军的战争动员,在战争爆发后6-8个星期才能完成集结。一旦法国解决后,可以通过德国密集而高效的铁路网,迅速挥师东线进攻俄国。换句话说,就是打个“时间差”。
从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将不利的两线作战,转变为两次“单线作战”,这是“施里芬计划”的精华部分。但是,计划顺利实施是有条件的,一是,英国不插手陆地上的战争。事后看,进攻比利时无疑是挑战了英国底线,最终出兵。
二是,战役节点必须卡得要准。计划中对每天的进攻进度,都有详尽的说明,犹如一份《施工进度表》。然而,战争是最具有不确定因素的,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将导致一系列的麻烦。德军就是进攻至巴黎24公里停了下来,影响了战争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