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乒乓球我最喜欢女子曹燕华和邓亚萍,就是她们出了名,也没有一点大架子,见到球迷和观众很客气随和,曹燕华是上海人,邓亚萍河南郑州的,张怡宁虽然比她们打的更好,比曹燕华,邓亚萍小一辈,但是张怡宁有一点缺点,一副凶相的脸?没有一点笑容,希望中国乒乓球永远在世界上称霸!
1、张怡宁打乒乓球的时候,她被称为“大魔王”,实力可想而知。张怡宁不当教练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教练的压力太大了,而且当教练跟当初当运动员训练的生活是一样的,她想要尝试不一样的生活。
2、张怡宁认为为乒乓球做贡献,不只有当教练这一条路。张怡宁不当教练,也没有忘记乒乓球,她选择参加乒乓球的公益推广活动,她还在比赛中担任解说嘉宾,这也是为乒乓球推广做贡献。
3、张怡宁虽然退役了,但并不代表,她会离开乒乓球这个圈子。而且,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也不一定适合当教练,另外也不一定喜欢当教练,这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国外的乒乓人都会打很久,我记忆中的瓦尔德内尔,乒坛常青树。国内的我觉得两种原因,一种年轻人的基础太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二十多岁不到30岁已经成了老将,要给年轻人机会。另一种,体制问题,很多东西不能自己去决定的。
职业运动员,每天的训练量都很大。25岁在我们看来还很年轻,但是长期的训练。对生命的潜能也是一种消耗。反应速度比年轻人快了。
在荣耀的时刻退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简历上也好写一些,都是正面的信息。
在我们看来他们只有25岁28岁。属于很年轻当打之年。然而他们是从小就开始练习乒乓球了,实际的乒龄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许多。所以这个时候退役也许是刚刚好的。而且他们这个时候转型年龄也刚刚好,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负责。
这是个好问题,题主有心了。
先说邓亚萍吧。
前不久刘国梁在就任乒协主席的施政报告中,曾提到过女乒的几个时代,第一个提到的就是“邓亚萍时代”。1992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邓亚萍连拿4枚金牌。这期间,邓亚萍连续8年排名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几乎统领了各大赛事的单、双打冠军,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邓亚萍的人生要感谢萨马兰奇。
但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邓亚萍便处于退隐状态,当时她不过24岁。邓亚萍先后去了清华和剑桥大学学习英语。这个时候,邓亚萍在球场上的动力已经不足了,手握18个世界冠军很难让她再找到新的兴奋点。而且,国际乒联的技术改革,以及国乒新人不断涌现,邓亚萍最终选择了离开。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萨马兰奇。无论在巴塞罗那还是亚特兰大,萨马兰奇都告诉邓亚萍要抓紧时间学习英语,“这是你未来生活的另一把‘球拍’。”所以,邓亚萍后来去清华便是选择了英语系,尽管她但是已经24岁了。
再说张怡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冠后,张怡宁家门口夺冠,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当时便有退役的想法。“乒乓球已经不能带给我惊喜了。”这真是张怡宁的内心想法,她拿了19个世界冠军,很难再有别的兴奋点了。但因为要帮助北京队征战全运会,张怡宁并未第一时间退役。2009年,张怡宁帮助北京队全运会夺冠,并在横滨世乒赛登顶。
好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如何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问题,也是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而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一个优秀运动员在达到运动生涯的高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困扰,怎样才能使她们保持高水平,延长运动寿命是摆在国乒教练组面前的重要课题。国外运动员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他的国家没人能超过他,世界排名一直在其他人前面,就可以一直代表国家参赛,指导自己不愿意打为止。而中国乒乓球队不行,你必须面对年轻运动员的挑战,一旦被超越就很难跟上了。
想邓亚萍、张怡宁、张继科、马龙都达到过运动巅峰,同时又面临着年轻运动员的冲击。我认为顶级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必须要有个规划,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怎样保持领先优势,其次是如何克服伤病。
目前,由于新球的使用,对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恢复体能的速度越来越慢,受伤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怎样处理训练和伤病的关系,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周密安排。再就是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计划,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追求质量,有选择地参加比赛,减少次数,提高参赛质量,要参加就要进决赛,保持取胜的欲望和自信。说到底,要想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最重要的还是要取决于自己的目标,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动力。打打看就说明信心已经动摇了,很难调动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