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上
中国GDP10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占了世界的7分之一,是世界上仅有的2个十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2、体育
中国连续数届奥运会,蝉联金牌榜第一位。举办各种大型赛事,这就是证明世界在认可中国,特别是北京奥运会。还有马上要举办的冬奥会,这两个同时举办的城市只有北京,这就中国对世界体坛新的成就,最大的成就。
3、科技
中国卫星上天,神舟上天、嫦娥上天,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我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之后想从事外贸工作。所以对自己的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
在我3年纪的时候,在江苏开始学英语,英语老师的教学模式我很喜欢。从此爱上英语无法自拔。来到山东上初中,英语老师讲究自己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选我做了课代表,每次总想装逼,所以把课文都背过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蹭蹭蹭的上升,总是考高分。
在高中的时候,文综和数学特别薄弱。英语有放松,所以整个高中三年一直在啃初中的老底子,成绩平平。
大学了,有自己的手机,总是把它当做学习机。用APP记单词,扇贝阅读打卡,从此督促自己把学英语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把英语拾起来了。
又报了初中英语的教师资格证辅导班。平时参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不让自己在英语学习上懈怠。现在正在备考6月份的六级。加油,争取过500。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算不算?
OK,知我者皆知我就一宅男,出去看看?别闹,我们一起窝在沙发里聊天、听歌、读书、看电视吧还是……
So,那我想把英语学好的动机是什么?
有硬性的,也有软性的。
去年开始,我和同学一起办了个校外的培训班,当时没打算教英语的,但是当顾客上门来问有没有《新概念》的课程的时候,我知道,为了生存,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没有也得有!
于是,我又把扔下十多年的英语再次捡了起来,并且通过不断的改善学习方法,现在学的愈发的扔不下了,真后悔上了大学开始就把英语给扔下了……
软性要求,则是出于自身了。
1.我身处张家口,2022年我市要举办冬奥会,所以我看好英语的前景,当然,也包括“钱景”;
2.虽然大多数的时候,我读的都是中文书籍,可是有些书的翻译真的是渣,甚至能把原文的意义完全搞反了,膈应的不行不行的,但是拿走原著又读的比较吃力,所以我想把英语学好,去看我喜欢的原著,而不是等人翻译成中文再看;
我想我算是你说的那种没有考试需要,更没有硬性要求在学外语,但我已经不怎么学英语了,每天只是在站桩时听一小时西方哲学史,其它时间学法语和俄语。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一是出于好奇心,二是想体验一下初学外语的经历。因为,把一门外语学好后,就觉得什么都不难,这倒是小事,主要当自己觉得不难时。就会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这会让学生很难受。再学两门外语能够更好地以同理心来对待学生。到目前为止还不错。
这是大势所趋,2022年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氢能是我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同时明确了各个阶段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我司推出了系列适用于氢能产业的树脂产品,如Ⅳ型储氢瓶(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用环氧树脂,助力氢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