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行宫。 常宁宫位于古城西安南神禾塬畔,长安大道旁,距市区15公里左右。这里人文历史丰厚、自然景色怡人。原为唐太宗李世民为其母修建的西寺佛爷庙,并钦赐地名常宁宫,寓意常保安宁。
1. 常宁宫是行宫。
2. 因为行宫是指君主在巡游时所居住的宫殿,常宁宫作为明代皇帝的行宫,是皇帝巡游时的居住地,因此可以确定它是行宫。
3. 除了常宁宫,还有其他许多行宫,例如颐和园、避暑山庄等,它们都是君主巡游时的居住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明清皇家园林以规模宏大、园址选择自由、建筑富丽、皇权象征寓意、吸取园林精华、构架山水、移天缩地、模拟仙境、诗情画意、形式独特、造园手法高超而著称。
但是,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除了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之外,皇家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
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
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元明时期的园林:
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
清代的园林:
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
我来补充一下明朝的皇家园林
明朝皇家园林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明代大内御苑:西苑、东苑、御花园、万岁山、兔园、慈宁宫花园
明代行宫御苑:上林苑、南苑、钓台、功德寺
明代无离宫御苑建设:主要是由于政局不稳,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蒙古部落一直对北京具有军事威胁)
以上内容精简于《中国古典园林史》
具体可参考书中
第六章第三节元、明的皇家园林
以上内容转自知乎。
据中央研究院院士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考证,隋唐时期,从西京长安到东都洛阳的道路是当时最重要的道路之一。隋唐两代诸位帝王,特别是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经常通过两京大道往返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因此,当时的御路官道上除了众多的驿站,还有不少寺庙道观和帝王行宫,“两京道上行宫甚多……屋宇千余间……行宫当大道。”
其中光是福昌、寿安(宜阳)相邻两县就有兰昌宫、福昌宫、连昌宫和兴泰宫。白居易《西行》一诗有云“寿安流水馆,硖石青山部。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可见是楼宇相望,连绵相接。
这些行宫就是供帝王中途休息娱乐的场所。当中规模较大的要数位于陕西境内的华清宫、河南境内的连昌宫和兴泰宫。
在今天的河南宜阳县西部有条连昌河,发源于陕县崤山山脉,流经洛宁县,于宜阳县三乡乡注入洛河。连昌河唐代称昌水,在今三乡乡北由河谷流出,故有昌谷之称,昌谷是唐代大诗人李贺的故乡。
连昌宫,顾名思义与连昌河有关,枟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河南府寿安县“西二十九里有连昌宫,显庆三年(公元658年)置。”寿安县治就在今宜阳县城。宋代邵雍在《故连昌宫》一诗中写道:“洛水来西南,昌水来西北。二水合流处,宫墙有遗壁。行人徒想像,往事皆陈迹。空余女几山,正对三乡驿。”光绪宜阳县志:“三乡镇北,后有塔,相传为唐连昌宫故址”。
2007年7月,有专家对三乡乡进行实地考证,发现有唐代板瓦、简瓦、条形砖、砖雕等遗物,存在着大量的砖瓦堆积。证明该处就是连昌宫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