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和瑞典历史上是同一个国家。挪威1397年与丹麦和瑞典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麦统治。1905年,挪威终止遥尊瑞典,瑞典王国承认挪威王国独立,并选丹麦王子卡尔为国王,称哈康七世。
挪威王国,简称“挪威”,意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欧五国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被称为“万岛之国”,领土与瑞典、芬兰、俄罗斯接壤,属地还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首都为奥斯陆。
瑞典,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是斯德哥尔摩。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181千米,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是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北欧语言之间比较相似,和德语英语同属日耳曼语系。跟英语还是有些差别,相比较而言学过德语的学北欧语言比较容易。 瑞典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北日耳曼语支,和丹麦语一起属于东斯堪的那维亚语。与之相对的西斯堪的那维亚语则由法罗语、冰岛语和挪威语组成。近来研究分析提出将北日耳曼语支分成斯堪的那维亚岛语和斯堪的那维亚大陆语,将挪威语与丹麦语和瑞典语分成一类,主要原因是近1000年来,挪威语受东斯堪的那维亚语(尤其是丹麦语)影响很深,而与法罗语和冰岛语的差异越来越大。根据很多通用语言的基本标准,斯堪的那维亚大陆语被广泛认为是通用斯堪的那维亚语的几种方言,相互差别不大。然而,由于几个世纪以来丹麦和瑞典的强烈冲突,包括16世纪和17世纪一系列的战争以及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民族主义浮现,这些语言在拼写、词典、语法和管理机构等方面都独立发展。丹麦语、挪威语和瑞典语从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更象是斯堪的那维亚语的方言连续体,而其中的一些地区,比如挪威和瑞典交界处(尤其是西约塔兰省、韦姆兰省、达拉纳省和耶姆特兰省的西部)采用了介于两国标准语言的中间语言。
1397年,为了对抗强大的汉萨同盟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势力,丹麦、挪威、瑞典三国在瑞典东南部的卡尔马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由丹麦王室主导的卡尔马联盟,从此瑞典和挪威臣服于丹麦国王的统治,同时保留了王国的地位。
152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进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平息了一场独立运动。随后,本地贵族出身的古斯塔夫·瓦萨在达拉纳省组织反抗联盟国家的运动。很快,反抗丹麦统治的势力控制了瑞典的大部分地区。抵抗运动得到了与丹麦敌对的汉萨同盟盟主城邦吕贝克的援助,攻入斯德哥尔摩。
1523年,丹麦军队镇压武装反抗失败。瑞典获得独立,古斯塔夫·瓦萨被选为瑞典国王,建立了瓦萨王朝。挪威继续则留在联盟内,成为丹麦的一个政区,而瑞典的南部沿海地区仍在丹麦控制之下。即位之后,古斯塔夫·瓦萨宣布与吕贝克断绝关系。
1814年1月14日,丹麦与瑞典签订《基尔条约》,丹麦将挪威割让予瑞典。挪威乘机宣布独立并颁布了宪法。瑞典对其发动战争,挪威被迫同意作为一个国家臣服于瑞典国王,结成挪威-瑞典联盟。
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