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进行制裁。日本一直在寻求对策,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并在审时度势,等待时机。
2018年9月联大会议期间,安倍晋三先是拜会了特朗普,后又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谈。会谈中,鲁哈尼提出希望与日本在医疗和防灾领域扩大合作。在此之后,伊朗外交部门多次请求日本提供医疗设备和仪器。
今年6月,安倍首次访问伊朗,承诺与伊朗在金融、能源和医疗领域开展合作。
现在,日本终于要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了。先前只是答应、承诺,现在,终于有了行动。9日15日的消息,日本政府正在协调各部门,加强对伊朗医疗领域的援助。
第一,日本将为伊朗提供医疗设备,相当于人道主义救助。美国的制裁中,食品和药品是不包含在内的。提供医疗援助,也不会遭到美国的反对。更何况日本还是有条件的,就是伊朗要留在伊核协议内。既不得罪美国,又能讨好伊朗。
第二,日本6月承诺的金融和能源合作,暂时是不会启动的,这是美国制裁的两大关键。这就相当于两条红线,日本暂时是不敢踩,不敢碰。
第三,时机选择的非常好。伊朗去年9月提的要求,今年决定了。美国对伊朗制裁一年了,局势也比较明朗了。追随美国的国家不多了,反对的则有不少,其中包括它的很多盟友。美国组建护航联盟,只有四个国家参与。沙特石油设施遭袭,也只是美国在吵吵嚷嚷,别的国家,包括沙特都很冷静。日本从中嗅到了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提供医疗援助,不用过分担心美国的反应,对伊朗来说,也算是雪中送炭。所以说,日本这次时机把握的非常好。
第四,日本一直希望成为政治大国,在国际上施展影响力,为日本谋取利益。伊朗是一个突破口。日本利用与美国和伊朗的关系,若能推动双方通过对话来缓解紧张局势,将会为日本的外交加分,增加日本在中东的影响力。
第五,日本这是花小钱,办大事。2016年,日本向伊朗提供1000万美元的援助,用于购买日本的医疗设备。这一次的援助,也不会大多。这样的援助,会被更多的伊朗普通人看到、感觉到。激起普通伊朗人的好感,树立日本人的正面形象。——就象当初日本对中国的援助一样。但是后来,设备的维修和零部件的更换,让日本企业大赚了一笔。名利双收,一点不差。
日本在美国大哥强压伊朗的关键时刻,日本为什么要援助伊朗医疗器械呢?日本人当然在卖药了,日本是不是跟美国唱反调呢完全不是的,明里看日本在关键时刻讨好伊朗这没有错,日本自己也有盘算伊朗是日本能源供应大国,近段时间来美国一直在施压日本要求他出兵参加霍尔母斯海峡巡航,日本人害怕而且两头为难一直没有答应拖着,关键时刻援助伊朗医疗器械这一说明,我想日本已经做好心里决定了,讨好安慰一下伊朗省得伊朗完全反脸断了他的能源,接下来有可能曰本会答应美国出兵巡航,最后还是要看日本的实际行动
安倍首相的外交策略体现了日本人的坚毅隐忍性格和计于长远的谋略。在美日同盟和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下,对伊医术援助是日本所能做出的合适外交选择,维持了日伊为数不多的联系管道和正常关系,保证了基本的日伊贸易往来。
伊朗为主要石油生产国,为保持稳定的石油供应日伊关系一直比较稳定,在今年6月份安倍访伊时甚至表示要作调解美伊关系中间人,体现了日伊关系一定的友好和信任。但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日本伊朗都没有按照自身需求进行合作的选择能力。日伊关系因日本要配合美国战略而扭曲。
在此条件下,如何减少损失,维护与伊朗基本贸易,安抚伊朗,医疗援助就是日本所能选择的合适外交手段,因为医疗援助基本不会影响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和经济制裁。而这同时为日本自身争取了部分自主性和国际活动空间。另外由于中俄欧继续与伊朗合作,保证伊朗的正当关切,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使伊朗石油出口虽然减少但维持了伊朗经济的正常运行,在美国国债继续扩大全球努力去美元形式下,在中国的持续崛起之下。美国影响力与召唤力大不如前,已不能如伊拉克战争一样凭绝对实力用战争打垮伊朗。反而观望的中等强国如印度土耳其等可能会恢复与伊朗石油贸易,美国极限施压政策如此下去基本不会成功,反倒极大可能失败,并且伊朗在美国制裁下并没束手就擒,伊朗势力在叙利亚和也门甚至取得了不少成果与主动。
所以日本预判了未来发展形式,会选择与伊朗的继续合作,之前日本在伊朗有大量石油汽车项目和其它经济利益,配合美国制裁后伊朗为使项目继续被迫转交给了日本的最大邻国。为此如果美国制裁失败或被迫放松制裁时日本会抓住机会迅速恢复与扩大与伊朗先前达成的项目与合作,日本善于隐忍和两面性就会体现。同时加强与伊朗的合作也可增强其与最大竞争对手和邻国在对伊油气上的竞争力。
总之,日伊医疗援助只是当前国际形式中日本所能选择的维护本国利益为数不多的外交手段,它不可能突破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框架,不会对伊朗经济制裁产生大的影响,不会对日伊经贸产生大的突破,不会产生大的国际和长远影响,总体还是日本配合美国战略的外交战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