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六项原则,就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法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也是人。这就要求我们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和路径,告诉我们要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到“五个统筹”,转变增长观念和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和活力之源,告诉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的原则,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告诉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原则,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方法,告诉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告诉我们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六项原则,如同六盏明灯,照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如同六根准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如同六根柱石,相辅相成,互为犄角,缺一不可,共同支撑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全面把握六项原则,始终坚持六项原则,我们就能万众一心,与时俱进,克服艰难险阻,排除各种干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稳步推向前进。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重要会议。十六大是指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确定了党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核心。而十六届全会是指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是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主要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区别在于十六大是选举产生党的领导集体,而十六届全会是由党的领导集体组织召开的会议,具体讨论和决定党的政策和措施。两者相互关联,共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于200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