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发10个球,普通的业余爱好者,开球网积分1600分以上,用反胶可以接上台2个,用长胶接上台4个,1800分以上的业余高手,用反胶接上台4个,用长胶接上台6个,先不管接发球质量,就算接高了,上台就可以。
一、高手发球,普通人看不明白旋转,接错了,不是飞就是下网。二、即使你看明白了旋转,接对了,该飞还是飞,该下网还是下网,因为力量和旋转相差太大了!这是业余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职业高手和业余高手也是这样的差距,而职业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更大,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首先直接上答案:接不住,然后再回过头来挑点事。很多人提问题没头没脑的,让人无法直接愉快地回答,而是需要先把题目分析一番。这个题目也是这样,得先把题目本身理顺利索了才能有正确答案。
这个题目问到的主角是普通人和马龙,这两个概念都有问题。首先看马龙。
NBA曾经有个大前锋叫卡尔-马龙,绰号“邮差”。正常情况下说到卡尔-马龙就是直接简称马龙,或者叫“邮差马龙”。这个马龙体格非常强悍,又有“铁肘马龙”之称,很多球员在他的铁肘下吃过大亏,我们的姚大大也曾经被他搞过三个跟头。而且这个马龙名气也不算小,喜欢篮球熟悉NBA的朋友一提到马龙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他。而且篮球也存在发球的问题,所以单从题目中来看不好说是不是指的NBA的这个马龙。
马龙体格强悍,力量也非常恐怖,如果他用全力发球,一般人还真有可能接不住。但好在篮球的发球通常是发给自己人,所以马龙发球应该不会故意刁难,因而能不能接住他发球的问题探讨的意义不大。
这个问题带着乒乓球俱乐部的标签,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属于乒乓球领域的问题,所以这里的马龙应该是指我们的男乒国手马龙而不是NBA的马龙。如果没有这个标签,理解成NBA的马龙虽然讨论的意义不大但基本没什么问题的,有这个标签还理解成NBA的马龙就有点杠精的味道了。但标签不对头的情况是经常有的,为了问题的严谨不能不提一下。
按照正常的理解,题目中的马龙应该是指的我们的男乒国手马龙无疑。
男乒国手马龙是张继科之后中国乒坛史上第10位(男乒第4位)大满贯选手,是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马龙在2010年1月就登上了世界积分第一名并长期霸占,他比许昕世界第一名的时间要长很多,目前世界排名第三。所以,马龙的实力是无需过分多说的,牛的不行。
那么,马龙的发球普通人能不能接住呢?这里又有第二个小问题需要先理顺一下或者说杠一下,什么是普通人?
普通人的范围太宽泛了,对乒乓球领域而言,只要不是职业选手的应该都在普通人之列:老幼妇孺工农官商都在普通人之列,这应该算不上抬杠的吧。而在这些非职业选手的普通人之中,有不会打乒乓球的,也有会打乒乓球的,甚至也可能会有一些极度接近职业水平的高手存在。
这么说吧,马龙发四个球,普通乒友至少能赢2分!
我的根据是:马龙有的发球犯规(遮挡),去年年终总决赛,他被首次应用的鹰眼抓到好几次!马龙随后挑战鹰眼,结果都遭到失败。
此事本人应该虚心改正,国乒也应该反思,以免东京奥运会“翻船”!出此题的网友,似乎有点儿盲目崇拜明星。。。
马龙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乒乓球运动员,技术全面,成绩突出,而他的发球技术也是相当好的。就连经常的对手都不一定能接好,更不要说普通人了。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接不住马龙的发球的。
我们先来看马龙的发球有什么特点。作为一名超一流选手,马龙的发球是自带体系的,他一直保持着魔幻发球的特点,他那招经典的半高抛迷惑性侧旋发球,落点多变,长短结合,旋转强烈,是他克敌制胜的法宝。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去研究如何接住马龙的发球,但在平常的锻炼和比赛中,还是可以去发现一些接发球的技巧从而提高胜率的。
首先来了解一下发球的旋转,分上下旋、侧旋和不转三种;其次是落点,分正反手短球、正反手长球、中路长短球等,细分还有很多。再就是线路,分直线、斜线、追身等。
要接好发球首先得有一定的基本功。接发球的技术有搓、摆短、劈长、幌挑等。当然,最有效的是接发球强攻,对出台球强冲得分。
接下来就是要对对手的发球有个正确的判断,识别球的旋转、长短,提前做出预判,采取相应的对策。
判断发球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对方球拍触球时的摩擦方向是上旋还是下旋,听拍子与球接触时的声音是碰撞还是摩擦(转与不转),观察发球第一落点离球网远近判断球路长短。要长时间观察体会,才能提高实战能力。总之,发和接发是乒乓球的关键环节,只有过了这个环节,其他的乒乓球技术才能进一步发挥。
欢迎留言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