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过早了。
现在国乒中生代球员正在发挥作用,老队员还是国乒绝对主力,说新生代已经主导国际乒坛还言之过早。客观说,她们已经崛起,对老队员及中生代球员带来了巨大冲击,是国际乒坛的“捣局者”,标志着国乒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继有人,顶尖人才辈出,国乒之幸,国人之幸也。东京奥运会之后,她们将会挑起重担,主导国际乒坛她们是主角。
从日本女乒目前的状况看,确实是靠新生代球员支撑局面,也仅仅是日本的断代培养战略而已,世界其他乒协女乒仍然是老中队员为主力。
一个商业性质的T2钻石赛出现新生代球员决赛,更不能说标志新生代球员主导国际乒坛。T2赛制设计的意图是一种试验,期望求变,为今后乒乓球项目发展探索方向,不是目前乒乓球的主流,在这样的比赛中出现新生代球员决赛,也许是设计者乐见的一种求变的结果,但还没有上升到主导国际乒坛的高度。
以我个人的看法不认为是两国新生代力量的角逐,伊藤在日本参加大赛机会比莎莎多,而莎莎只是近一年才崛起的新人,要想取代丁宁、刘诗雯必须要过内战关,还要在三大赛事女单夺冠,这都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同样,伊藤虽参加大赛比莎莎多,也依然需要大赛成绩验证。只有每次大赛上都是莎莎和伊藤进行夺冠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国新生代力量的角逐。
如此签位对伊藤不利,她要过中国两关,可谓是“难上加难。同区的孙頴莎战伊藤心态肯定比伊藤好,因为有陈梦这个强大的后盾,退一万步既使侥幸让伊藤过了孙颍莎这一关,恐怕陈梦这一关她过不去。所以孙颖莎的心态要好很多。而伊藤则是非过不可的心态,难免紧张,技术放不开,若一开局连输几个球就会急躁,动作失常,增加失误和失败的可能性。总之,我们完全有 一百个理由相信孙颖莎能扫雷成功与陈梦会师决赛。当然球还得一个个打,不能有丝毫麻脾大意,一定要猛冲猛打,让伊藤满地找牙!
孙颖莎和伊藤美诚各有胜负,很难预料,孙颖莎赢面更大。
孙颖莎,伊藤美诚最近一次交手是2020年世界杯,集训半年的伊藤美诚再次成为检验女乒训练成果重要一环。
伊藤美诚的优势发球变化多,速度快,心理素质好。为应对伊藤美诚的发球,中国女乒苦练接发技术,加强自己的发球技术。
和伊藤美诚对打,前三板也很重要,打相持,不打快攻,孙颖莎一般发长球,和伊藤美诚相持,相持球孙颖莎优势更大。
孙颖莎的技术特点,快,灵,正反手技术全面,比别人更快的速度,比别人更强的力量,所以,孙颖莎,陈梦打伊藤美诚这种小快灵是没问题的。
伊藤美诚团队创新能力很强,只要熟悉了伊藤美诚的进攻,基本上局势就慢慢变好。还有就是大比分领先的时候,不要给伊藤喘息的机会,被追平或者反超要有足够的耐心。
同时,吃透新的奥运规则,做好裁判X因素的准备,自己不要乱。
孙颖莎“扫雷”这种论调,只能是输球者的“话题”!想当强者,就去站上最高领奖台,笑傲群雄!
诸如孙颖莎“扫雷”这种话题,在中国女乒已经有太多太多了,都是输球的一方,都是摸不到冠军奖杯的一方,然后球迷开启各种角度,把矛头对准笑到最后的球员。
像丁宁崴脚世乒赛决赛赢下刘诗雯,当丁宁笑傲里约,成就大满贯的时候,失落的是谁和谁的球迷?于是从崴脚,到奥运会前的输球,都会被拿出来一次次提及。
到了2019世乒赛,当刘诗雯夺冠的时候,刘诗雯对着丁宁、陈梦的连续两次11-0,也被抓住,做一番文章。
当陈梦在总决赛夺冠的时候,反手马赛克了一张图片中的“配角”,立刻被对方粉丝围攻。
这些都是输球一方的话题,赢球的快乐,夺冠的快乐,你不知道!
再回到孙颖莎这里,2019年世乒赛,战胜了伊藤美诚,随后就被王曼昱淘汰;2020女乒世界杯,半决赛战胜了伊藤美诚,然后决赛输给陈梦;到了2021,在东京奥运会,又和伊藤美诚同一个半区。
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次东京奥运会孙颖莎和伊藤美诚又分在同一半区,而这半区强手还真不少,除伊藤美诚伊藤美诚外还有韩莹和冯天薇等高手。这些都为孙颖莎从下半区脱颖而出造成困难。
从比赛规则看,孙颖莎在小组赛不会遇到太大的挑战,在1/4决赛很可能遇到韩莹或冯天薇。这两位老将都有不俗的实力,尤其是冯天薇曾让国乒栽过跟头,但是这次遇到孙颖莎估计她不会赚到便宜。半决赛孙颖莎很有可能碰到老对手伊藤美诚,这对她将来说
孙颖莎与伊藤美诚缘份不浅,2020年女子世界杯孙颖莎约战伊藤美诚,东京奥运会伊藤美诚约战孙颖莎,这就是缘分。
伊藤美诚确实是一颗最大的雷,是雷就要有人去扫,扫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孙颖莎就是凭借多次成功扫雷获得了东奥单打资格,期待孙颖莎这次同样扫雷成功,与陈梦会师决赛。
孙颖莎加油,为梦想而战,为国家荣誉而战,胜利一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