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比赛场地的安排,俄罗斯和芬兰之间的比赛中,如果比赛在俄罗斯举行,那么俄罗斯将是主队;如果比赛在芬兰举行,那么芬兰将是主队。主队通常是指比赛在自己国家举行的一方,享有主场优势,包括主场球迷的支持和熟悉的比赛环境。因此,俄罗斯和芬兰之间的主队身份取决于比赛的举办地点。
现在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公里不到,以前距离更近,只有二三十公里。圣彼得堡有一个火车站就叫芬兰车站,启用于1870年,是为连接当时的首都圣彼得堡(后改名为彼得格勒)与芬兰大公国而兴建的。LZ提及的托洛茨基很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铁路线从芬兰回到俄国的。
在1917年列宁也是从芬兰经这条铁路线秘密返回彼得格勒并指挥了接下来的十月革命,芬兰大公国也因为拥戴有功而趁机宣布独立。
而在之后的1939年,斯大林同志为了加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的防御纵深,打了场简直堪称耻辱(60万打20万被灭了13万)的苏芬战争迫使芬兰割让了东边部分领土(包括当时的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

这就是芬兰在冬季战争后割让的领土示意图,左下角的卡累利阿地区最靠近圣彼得堡的地方已经越过了现在的谢斯特罗列茨克地区,而这个地区现在开车到圣彼得堡的话也不过才35公里。
悲催的是芬兰在1941年报复性地参与了德国集团军对圣彼得堡(当时叫列宁格勒)的围城战争。不过生性耐寒的战斗种族挺过900天的围困时期,扭转了战争走向之后,芬兰人又只能割让另一块领土来与苏联议和,那就是位于上图Kalastajansaarento下边的那一段突出的条状领土。
唉,老实说来索米国人活得也忒不容易,西有瑞典,东有俄国,真算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最佳代表。不过好歹人家现在也富起来了,居然还成为了全球竞争力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简直是一个‘罄竹难书’的励志故事啊。
芬兰历史上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欧盟成员国;又是唯一一个和俄罗斯接壤的非北约国家。
看看这些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想必读者自己就可对两国关系略知一二了。
芬兰战后一直都和苏联关系不错,不选边站;采取和平中立政策。前苏联解体,芬兰与时俱进地调整了外交政策,于1995年1月1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但军事上不结盟。一方面密切与北约的合作,同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关系。
只是因为国家太小(600万左右人口),也没有战略空间;在波罗的海国家中能独善其身吗?
两国的关系很微妙!芬兰是夹在北约与俄罗斯之间求平衡,靠向哪一边另一边就会施压,卧榻之侧皆是强人,难以安睡。
芬兰是北约国家,国土面积33.8万公里,人口将近六百万。它又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国中有湖泊十九万座,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十。森林覆盖面积达到全国的百分之七十,总说芬兰人生活在森林的边上也不无道理,城市与森林界限模糊。 排在第一位的有: 人力资本价值全球第一 小学教育全世界第一 全世界最稳定国家 政府治理全球最佳 新闻自由全世界第一。再看看经济,人均GDP接近四万欧元,欧盟中排第四,国内贫富差距小,幸福度高。工业实力也强,比如诺基亚。 这样的国家真是让人向往,一个幸福的国度。
可是上天是公平的,不会让谁太过于安逸,芬兰南北跨度一千多公里,东边与巨无霸北极熊俄罗斯接壤,延绵上千公里。如果是朋友,那就是交往的门户,如果是敌人那就是上千公里的防线,任谁也吃不消。
芬兰一直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保持中立平衡,因此才得以快速发展。芬兰经济一直仰赖于俄罗斯人在芬兰的旅游和不动产投资,两国一直和平相处。
但在2016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芬兰,在记者会上说:无论芬兰是否加入北约,俄罗斯都将尊重其决定。但芬兰加入了北约意味着丧失了国防独立性,俄罗斯将调整在两国边境的军事部署。
这是普京说的很明白了,你敢加入北约那就试试看吧!两国的关系也从芬兰欲加入北约而受到冲击,在苏联解体后,两国保持着既不结盟而不对抗的特殊关系,现在这种特殊关系有出现变动的迹象。芬兰想放弃中立,一方面不想一辈子站在屋檐下,勇气可嘉,另一方面现在的俄罗斯不是曾经的苏联,乌克兰土耳其都靠拢了北约,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加紧包围,这就是让芬兰产生了靠向北约,脱离这个曾经的宗主国。
目前,两国关系有点玄妙,就看芬兰加入北约的决心了,俄罗斯只是敬告还没采取措施。脱离中立,对芬兰来说是一个艰难抉择和挑战,毕竟——上帝太远,俄罗斯太近!
我会继续关注北欧和俄罗斯的关系变化,给你们带来及时的回答!欢迎关注,路过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