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欧洲杯比利时,2018欧洲杯比利时阵容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5-03-29 3 0

2018世界杯比利时vs摩洛哥比分?

2018年比利时没有遇到摩洛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小组赛里比利时和摩洛哥在同一个小组,结果比利时爆冷数球,比分是0-2,这样的结果也把比利时逼到了悬崖边,因此比利时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必须赢球才能小组出线挺进16强。

法国1-0比利时挺进决赛,法国控球率只有40%,为何击败了主导比赛的比利时?

控球率高不代表主导了比赛,实际上比利时人很早就陷入了法国人的节奏了。

本届世界杯的主流就是防守反击。前几年由巴萨和西班牙共同带起的传控足球,成了一些球队的主流,然而如今,大多数球队,都已经有了对抗这种传控足球的方法,光是收缩防守,就能让传控足球成了无意义的禁区前沿倒脚。

2018欧洲杯比利时,2018欧洲杯比利时阵容

若是在联赛中,还可以靠堆积超级球星,战术调整,以及利用对手的心理变化取得胜利,杯赛中,传控打法如今真的举步维艰。

此前法国队的比赛中就已经能看出来,法国队并不是靠控球率高,打阵地战攻坚取得比赛胜利的球队。尽管和乌拉圭的比赛里是这样赢下来的,不过那也是在乌拉圭失去了卡瓦尼,反击乏力的情况下。

比较典型的是,法国和阿根廷的比赛,阿根廷占据60%的控球率,但是绝对机会并不比法国多,反而是每次法国反击的时候,简单的几脚传递就可以瓦解整条后防线,姆巴佩一冲起来,整个阿根廷后防线都无计可施。

这场比赛也一样,法国队放弃了高控球率,打起了反击,但是保守,并不猥琐。实际上就如同很多球迷观察到的那样,法国的控球率不高,但是射门次数,有威胁进攻,射门打正次数都远超比利时。

如果不是吉鲁几脚打门,都没有打出理想的效果,法国队绝对不会只进一个了。

虽然比分只是1:0,比利时的卢卡库等人貌似也错失了多次进球良机,一切看似都是偶然的。其实不是的,不说实力对比,就从场上表现来看,法国队获胜也是必然的。

技术统计可以说明一切,而一切的关键在于效率。

看防守,法国的控球率只有30%多(上面这个统计不精确),大部分时间都在防守。

众所周知,被动防守一般需要更多的跑动,会消耗更多的体能。可法国队却比比利时队的跑动距离更短,说明他们的防守更有效。法国队平均年龄25岁,比利时队却是28岁,比利时人体能本就处于劣势,又不得不跑的更多,所以开场还不错,越往后越不行。

犯规数6:16,黄牌数2:3(法国队2个黄牌还有一个是来自姆巴佩的无意义拖时间),任意球17:6,比利时人全部处于明显的大下风,说明他们的防守很不成功,不得不更多的犯规,同时也送给了法国人更多的任意球机会。

看进攻,法国队在1/3的控球时间里创造了19次射门、5次射正,比利时队徒劳掌控2/3的时间,却只有9次射门和3次射正。

法国队85次进攻,超过一半是有威胁进攻,比利时队126次进攻,有威胁的却只有四成。

法国队21次头球,有13次成功,比利时队同样是21次头球,却只有8次成功。

实力相近,杯赛踢防反优势太大了!现在的这支法国越来越像20年的那支法国队,依靠定位球和后卫来取得进球,凭借中后场优势,他们夺取冠军基本没有悬念了。

1998年的那支法国队,在我看来拥有世界杯历史上最强大的中后场表现,布兰克、德塞利、利扎拉祖、图拉姆、德尚、齐达内、佩蒂特……他们最差的就是前锋,当年的吉瓦什,你给他一万次机会他进不了一个球。

20年前的那支法国,进球靠靠后卫和定位球,布兰克和图拉姆是球队进入决赛的功臣,尤其是图拉姆,在对阵克罗地亚的比赛中打入生死2球,那也是他在国家队里唯2的2个进球。决赛中,依靠着两次定位球机会,齐达内打入2球锁定胜局爆冷击败巴西。

本场和比利时的较量,面对着比利时的超强进攻,超过60%的控球率,早有准备的法国一上来就是打防守反击,尤其是中场的防守,简直是密不透风。马图伊迪、坎特以及博格巴们,让比利时的进攻雷声大雨点小。然后在需要进球的时候,格列兹曼开出角球,乌姆蒂蒂抢在费莱尼前头球打入唯一进球,法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第3个进球的后卫。值得注意的是,上次有三名后卫进球,是1998年世界杯,当时进球的是利扎拉祖、布兰克以及图拉姆。

可以说,法国一路走来,包括今天赢了比利时,就是靠着稳固防守基础上的反击和定位球,他们不断压扁防线,但在需要的时候也是毫不客气的进行高位逼抢。毫不客气的说,防反成为法国制胜的法宝。

对于比利时来说,他们出局有点可惜。1、他们的进攻才华确实很棒,但是卢卡库实在不是一位大赛型选手,不断的错失机会。2、球队的进攻和防守还是有瑕疵,他们的容错率不如法国,表现也不够稳定,尤其是防守端,细化程度不够。3、比利时下半场简单的打边中结束,有些简单化了,法国不是日本,比利时忘记了?4、最后一点,比利时的后腰虽然很棒,但距离法国坎特那样的实力,差距还是有些大。

两只防反高手相遇,控球率没有任何意义。你不能因为比利时控球率更高,就认为比利时主导了比赛。防反高手之间的比赛,看谁主导了比赛,要看谁的防守更稳固,谁的反击更犀利,看谁得分机会更多,这种比赛控球率就是一坨屎。控球率只对那些控球型球队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曼城,比如巴萨,因为这些球队球员都是技术性球员,身体条件和防守能力都非常一般,控球率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身材高大,冲击力很强的对手频频拿球进攻,身材矮小的他们来说简直灭顶之灾,所以他们必须确保自己高控球率,必须确保对手少拿球,自己多拿球,自己脚下拿球的时间越长,自己就越安全。而防反球队则不同,他们的身体条件都很棒,密集防守的能力很强,他们不怕对手多拿球,因为对自己的防守能力信心很强,他们只对什么时候拿球,如何展开快速反击,如何确保反击效率感兴趣,对他们来说,有时候高控球率反而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你在那里把球传来传去,一旦被断下,很容易被反击。毕竟,防反球队擅长的不是倒脚传球,非常容易失误。

本场比赛开始前,法国主教练德尚改变战术,加强了后卫线的防守,主打防守反击,这使得他的球队出奇制胜。

尽管比利时占有绝对的球权控制力,但是在发起进攻过程中,面对法国的高压逼抢,他们难免会丢球。而具有姆巴佩这样“跑得快”的球员,防守反击能轻松地帮助他们找到快攻进球机会。整个比赛,比利时的射门次数仅有可怜的9次,比法国少了10次。控球不代表得分,进球才能取得胜利。

虽然乌姆蒂蒂的头球略显侥幸,但是比赛中不得不提的是,法国队在快攻中经常形成多打少的机会去攻破对手球门,而比利时总是在对抗着法国整条后卫线展开进攻。这就是打防守反击的优势,简单、快速、有效。

就本届世界杯来说,善于控制节奏的球队往往“死”的也很快。如传控鼻祖西班牙次轮出局,德国小组赛出局。尽管还不能说“传控战术”已经逐渐被这个时代抛弃,但是这样的传统战术无疑被很好地限制。

2018世界杯比利时被谁淘汰?

2018年世界杯这一波比利时球员有点生不逢时,输给了法国。比利时虽然有卢卡库,德布劳内等一大群中前场球星,但后场三老面对法国的姆巴佩,格列兹曼等顶尖攻击群还是有太多破绽。当然,比利时主教练水平不高也是重要原因。明明淘汰赛对日本可高举高打轻松拿下,却如履薄冰逆转。我也是醉了。

18世界杯比利时输给了谁?

2018年世界杯这一波比利时球员有点生不逢时,输给了法国。比利时虽然有卢卡库,德布劳内等一大群中前场球星,但后场三老面对法国的姆巴佩,格列兹曼等顶尖攻击群还是有太多破绽。当然,比利时主教练水平不高也是重要原因。明明淘汰赛对日本可高举高打轻松拿下,却如履薄冰逆转。我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