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是在中国选手邓亚萍和中国台北选手陈静之间展开,最终是邓亚萍获胜,获得1996年奥运会的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女单决赛中,邓亚萍对阵陈静,两人打得难舍难分,在前四局的比赛中拼得特别激烈,两人各自赢下2局,战至2-2。决胜盘,开局的时候,两人也打得非常胶着,从1-1一直战至5-5,最终邓亚萍获胜。
1996年奥运会是现代奥林匹克的百年纪念,乒乓球项目竟争激烈,各国都派高手参赛,乒乓球女单决赛,由邓亚萍对中国台北选手陈静,结果做为卫冕冠军邓亚萍以3比2战胜陈静,卫冕成功,邓亚萍自92年奥运会夺得乒乓球女单,女双冠军后,又在两项中卫冕成功,是奥运会夺得冠军乒乓球女子运动员中最多的,创造了历史!
2021年乒乓球世界杯总决赛男子单打冠军是樊振东,女子单打冠军是孙颖莎,因为世界杯只进行男女单打两项比赛,所以不存在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这三项,当然也不存在男女团体赛这两项。在男女单打决赛中,两名中国选手获得冠军。
2021年11月23日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美国休斯敦举行,中国代表团派出男女队员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经过顽强拼搏,中国代表团夺得除男双外的4项冠军,女单比赛中,中国队的王曼昱,孙颖莎各自战胜对手会师决赛,结果王曼昱发挥出色以4:2战胜对手获得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是在两名中国选手之间进行的,她们是邓亚萍和乔红。最终19岁的邓亚萍3-1战胜了乔红。邓亚萍取胜的秘籍就是:速度快,打法凶狠。
这是邓亚萍第一次获得奥运女单冠军,四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他成功卫冕。
所谓既生瑜何生亮,乔红始终未能突破邓亚萍,多次屈居亚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在中国运动员邓亚萍和中国台北选手陈静之间展开。
决赛相当精彩,邓亚萍一开局充分发挥了自己速度快,打法凶狠的特点,打的非常霸气,势不可挡的连得两局,以大比分2:0领先。但在逆境中陈静没有放弃,在绝望中爆发,以22:20,21:17的比分连追两局,战至2—2。
但在决赛局中,陈静突然迷失了方向,没有斗志,以5:21的比分惨败。
这样,邓亚萍就取得96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陈静获得亚军,中国选手乔红获得第三名。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于1996年7月24日至7月31日在美国乔治亚世界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赛事共有来自37个协会的63名选手参加。乒乓球女单决赛,由邓亚萍对阵陈静,最终邓亚萍以3-2战胜陈静夺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女单金牌。
问:如果中国女乒两名选手会师奥运决赛,内定冠军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零一一毫无可能性。
问:凭啥如此笃定?国乒历史上不是有过“假球”吗?
答:这种有违公平竞争的行为国乒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但它与“内定冠军”并不是一回事。
当时出现“内定”的假球,通常是这样的情形:比赛打到半决赛,四强中国占三个,半决赛一组外战一组内战。偏偏赛程又不利,内战在前,外战在后。于是,决策者们往往会给实力稍弱的队员做工作让他“牺牲”,让更有可能拿冠军的队员胜出。双方上去走个过场,不会全力搏杀,以避免不必要的内耗。
注意,当年那种“内定结果”的假球,与“会师决赛内定冠军”有诸多不同:
①当年中国是弱国,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我们把世界纪录、世界冠军看得特别重,如今中国是强国,东亚病夫的帽子早扔进了太平洋,世界纪录世界冠军成把抓,一点都不稀罕了;
②当年把祖国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能升国旗奏国歌,违背公平竞争原则和牺牲个人利益被看作天经地义的事,如今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依法治国,我们依然重视祖国荣誉,但我们也重视个人价值,并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不会为了夺金牌而不择手段。
③当年“内定输赢”是为了“一致对外”,如今“内定冠军”则是“骨肉相残,一碗水不平”。
经常看乒乓球比赛的人都知道,凡是内战,主管教练都不坐场边,而是在高高的看台上,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就不必解释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刘国梁和教练们都是从运动员过来的,他们比谁都理解运动员,知道他们有多么不容易。运动员就像他们的孩子,他们决不会做出“内定冠军”这样的事情。
总而言之,“内定奥运冠军”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因为它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