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半决赛是交叉赛。在女排比赛中,半决赛的安排通常是由小组赛的排名决定的。每个小组中排名靠前的球队将与其它小组中排名靠后的球队进行交叉赛,以决出最终的半决赛对阵。这样的安排可以确保半决赛的对阵双方来自不同的小组,增加了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
通过交叉赛的方式,每个小组的冠亚军球队都有机会在半决赛中展开对决,从而更好地展示球队的实力和激烈的比赛场面。
女排半决赛是交叉赛的,按照交叉赛名次进行半决赛1-2-3,半决赛采用五场三胜制,比赛场序按照交叉赛排名在前的球队,依次进行一个主场、两个客场、两个主场。半决赛负者进行四名决赛,采用三场两胜制。
不是,2022年女排亚洲杯赛制如下:
第一阶段:
参加比赛的10支女排球队分为A、B两个小组,每组5支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两个小组的前四名进入到复赛。
第二阶段:两个小组的前四名共8支球队,进行交叉淘汰赛。
第三阶段是半决赛
在子排球比赛中,半决赛常规情况下是采用交叉赛制。交叉赛制意味着在半决赛中,来自不同小组的球队将会相互对阵。具体流程如下:
在常规赛结束后,通常将进入淘汰赛阶段,也就是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
四分之一决赛:常规赛排名靠前的球队将会与排名较低的球队对阵。比如第一名对第八名,第二名对第七名,以此类推。
半决赛: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胜出的四支球队将会进入半决赛。一般情况下,根据四分之一决赛的结果,会将队伍进行交叉配对。即第一组的胜者与第四组的胜者对阵,第二组的胜者与第三组的胜者对阵。这样就产生了两场半决赛比赛。
交叉赛制的使用旨在增加比赛的公平性,让来自不同小组的球队相互竞争,确保决赛中遇到的对手更具竞争力。然而,具体比赛规则和赛事组织可能因不同的排球联盟、赛事和比赛规定而有所不同,请参考具体比赛和赛事组织的规则以了解详细信息。
半决赛9月28日:古巴3-2巴西(27-29、25-19、21-25、25-19、15-9)。俄罗斯3-2美国(25-15、23-25、25-15、26-28、15-8)。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中先后不敌美国、克罗地亚和巴西女排,虽然勉强小组出线,却在八强赛中0-3遭俄罗斯完败,最终以第五名的成绩结束奥运赛程。
三大球奥运会上不尽人意,女足:门成漏斗创最低,女排:风流却被风吹雨打去,女篮:花开花落曾几许,我们关心女子三大球,她们有过辉煌的经历,但愿她们在沉默中爆发,重新雄起。
奥运会是全球人民的盛会,自然会聚焦全球目光。奥运女排的决赛虽然没有了中国女排,但是闯进决赛的美国和巴西,作为世界排坛的劲旅,肯定吸引了不少排球迷的目光,尤其是美国和巴西的球迷。
虽然中国女排最终饮恨没有小组出线,我想本次决赛在中国的受众程度肯定大不如前。
既然聊到了中国女排,那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中国女排缘何兵败东京呢?
一:过度迷恋集训而忽视了比赛对运动员的重要性。在此强调一下:不是说集训不好,而是过长时间的集训会对运动员造成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兴奋度不够,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反观欧美那些以赛代练的球队,反而发挥更加稳定。比如美国巴西。
二:过分迷信朱婷。不仅是队员,就连主教练都一样对朱婷“迷之自信”。即使朱婷手腕重伤,只要朱婷在场那就是“定海神针”。一旦朱婷这里受挫,队员们就不会打球了,一传不行,二传不行,进攻不行,拦网不行,串联也不行了。可是朱婷是人不是“神”。排球是团队作战,不能依靠一个人打天下。事实也再次证明“以一个人打天下”的意大利塞尔维亚最终没能走到决赛。明知朱婷有伤,为何教练组还坚持让朱婷上场呢?
三:一套阵容打天下,终究没有换来“一招鲜走遍天”。从里约之后的五年内,随着魏秋月惠若琪徐云丽的退役,我们这套所谓的“七仙女”整整征战了五个赛季,虽然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世界各强针对中国的阵容也研究了很久,也难怪意大利和塞尔维亚主教练在看到了中国女排在东京的测试赛后认为中国女排相对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也就是没有任何进步。
四:板凳深度严重不足。也就是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出现问题。尽管国内还有不少的世青赛世少赛最佳,但是目光短浅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愿意深度为国“培养人才”。宁愿使用那些已过巅峰的大姑大姨也不会使用潜力新人。这就造成了板凳深度不够,新人顶不上来,老人难堪重任。看看人家欧美强队的新人,尽管她们也缺陷明星,,但人家敢于重用,也敢于冒风险让新人历练。看看我们的板凳深度,“玄冥二刘”,除了经验较丰富,其他真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与其充人数,为何不带上新人历练呢?朱婷有伤,谁曾看到板凳上还有“玄冥二老”呢?
输球的原因很多,这只是本人一家之言,可能有失公允,大家勿喷。东京奥运对中国女排来说已经过去了,展望下一个奥运巴黎吧,愿中国女排好运。